各教学单位: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双高建设,夯实项目化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创新教材形态,切实提高教材建设水平,打造精品教材,匹配“互联网+教育”等背景下的教材建设工作,提高学校优质课程影响力,根据教育部《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学校拟开展校级新形态教材建设项目的中期检查与立项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中期检查项目
(一)检查范围
2022年度立项的校级新形态教材(含双语或全英文)。
(二)检查内容
对照新形态教材建设申报表的进度完成情况,经费使用情况以及下一步建设计划等。
二、新立项项目
(一)立项建设范围
1.申报建设的新形态教材必须是适用于我校高职教学工作需要而编写的教材,不含教学参考书。新形态教材包括新编教材和修订教材。其中,新编教材要求已经完成部分样章(2个章节,1000字以上)的编写,并有一定的数字化资源基础(含微课视频、动画演示、电子图表等);修订教材原则上为用量较大、正式出版2年以上,计划做新形态改造的教材。
2.本次申报的新形态教材包括适应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基于资源库和在线开放课程的数字化教材和将传统纸质媒体与新兴数字媒体相融合的融媒体教材、云教材等。
3.同等条件下,优先立项建设国家双高专业群建设方案和省高水平专业建设方案中列明的新形态教材。
4.本次拟立项建设教材15本,其中双语或全英文教材5本,培育教材10本。已列入省重点教材尚未出版的教材不在立项之列。
(二)立项建设要求
本次教材立项建设工作应当按照“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成果为导向、促进自主学习”的思路进行教材开发设计,创新教材形式,发挥教材的多功能作用,弱化“教学材料”的特征,强化“学习资料”的功能,保障教材质量。通过教材引领,构建深度学习管理体系,具体要求如下: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教材始终,体现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全面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2.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立项教材应当符合当代学生认知特点,体现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专业课程教材应当基于项目化教学改革,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等为载体,体现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推进教学改革,将知识、能力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有机结合,适应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创新等方面的需要,满足项目学习、案例学习、模块化学习等不同学习方式要求,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保障教材质量。
3.推动教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本次申报的新形态教材应当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教材更加生活化、情景化、动态化、形象化,并以教材为载体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教辅资料,以及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工作过程模拟软件、通用主题素材库以及名师名课音像制品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具备动态、共享的课程教材资源库,并围绕教材建设开展线上教学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改革。
4.组建多元化的教材编写团队。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动寻求与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龙头企业、1+X培训评价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合作,汇聚优质资源,联合开发教材。鼓励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带头人、技术专家领衔编写教材,支持中青年骨干教师参与教材建设,通过教材编写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实力。
5.科学合理编排教材内容。教材内容设计逻辑严谨、梯度明晰,文字表述规范准确流畅,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形式新颖,名称、术语、图表规范,符合国家有关著作权等方面的规定,不产生版权争议。教材名称应当和开设的课程名称相同,教材编写团队还应当邀请校内外资深专家对教材的政治方向和学术价值进行审定。
6.加快建设步伐推动教学改革。为加快深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相关精神,以教材为抓手,推进教师成长和教法改革,本次立项建设的教材建设周期为两年,其中第一年度原则上应当完成教材的编写任务,并同步开展相关教学改革,第二年度为校内使用,并完善正式出版。
三、项目管理
(一)责任主体
新形态教材实行主编负责、校院两级管理制度。主编负责教材整体设计,把握教材编写进度,对教材编写质量负总责并接受学校的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教材编写期间,主编原则上不得更换,其他编写人员、编写提纲发生变化的,需经教学单位批准后,书面向教务处申请,并更新公示信息,其中编写人员有新增的,需将新增的编写人员信息提交学校教材选用委员会审定后报学校党委审核批准。
主编所在的教学单位负责对教材编写团队成员进行政治审核初审并报学校教材选用委员会审核,督促主编按照进度完成教材编写,并组织专家进行教材内容的初审。
教务处负责教材的立项审批,督促二级学院开展项目建设,并定期检查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对未能按期完成任务的项目根据情况予以限期整改或撤销立项处理,教材编写完成后组织评审并提交校教材选用委员会审核,协助立项单位联系出版社出版。
(二)结题形式
教材建设以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新形态教材作为结题形式。项目结题验收时,需交样书一本至教务处。
(三)经费支持
建设期内,对每本立项教材由学校单独资助建设经费2万元/本,各教学单位从专业建设经费中配套不少于2万元/本,培育教材经费由教学单位按需资助。经费主要用于教材建设中的资料费、资源制作费、调研费、复印费、小型设备费、校外专家劳务费(不超过建设经费的20%)等,经费须专款专用,严格遵守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资助经费按计划年度下拨,项目组需在申报书中列明详细的年度使用计划,照计划使用资金,当年未使用的经费年底自动化清零。
四、材料提交
(一)在建教材需提交以下材料
1.《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新形态教材建设中期检查单》(附件1);
2.教材样书;
3.教材建设期间取得成果的支撑材料。
(二)新编教材需提交以下材料
1.《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新形态教材建设申报书》(附件2);
2.教材样章(不少于2个章节或项目,10000字以上);
3.相关支撑材料,可含申报书中的相关支撑材料、现有的数字化资源等。
(三)修订教材需提交以下材料
1.《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新形态教材建设申报书》(附件2);
2.修订样章(不少于2个章节或项目,10000字以上)
3.原出版教材样书
4.相关支撑材料,可含申报书中的相关支撑材料、现有的数字化资源等。
所有材料均提交PDF版本,检查单、申报书同时提交纸质签字盖章版,支撑材料中如有相关数字化资源,需提供材料网址及清单目录。
各单位于2023年9月11日前将纸质申报书各2份、汇总表(附件3)1份签字盖章后交教务处专业建设科,电子材料以“XX学院-检查/新编(修订)-排序-教材名称-检查单/申报书(样章/支撑材料)”命名,按项目打包集中发至教务处工作邮箱jmijwczyjs@163.com。
联系人:张源、完剑侠;联系电话:86176756、86176903。
附件:
附件3.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新形态教材建设申报汇总表.xlsx
教务处
2023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