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国家海事局船员管理处领导来校考察调研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0-19浏览次数:1335

    10月14日下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专家组组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原司长刘来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杨晓春,国家海事局船员管理处处长孙大斌等领导来校考察调研。学校党委书记马长世,校长刘红明,校领导刘志洲、陈立军、王卫兵、田乃清、陈晓琴和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单位负责人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首先实地考察了学校的部分办学场所,参观了我校具有海事特色的实训设施设备,对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显著改善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我校下一步的规划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和要求。

    随后,在行政楼201会议室,马长世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和师生员工向与会领导详细汇报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改革创新情况和主要办学成效,并就当前关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向考察组一行进行了详细报告。

    孙大斌指出,学校近年来抓住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机遇,充分利用国家海事教育政策,明显改善了办学条件,大幅提升了办学水平,取得了显著办学成效,他还特别指出学校在连续四届的全国海员技能大比武中很好地彰显了办学实力,进一步扩大了在航海教育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他希望学校进一步科学谋划发展,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做特做强,做精做细,特别要根据企业岗位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行业经济发展培养急需人才。他表示,国家海事局船员管理处将一如既往大力支持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刘来泉指出,通过两天的参加会议和实地考察,学校从校领导班子到中层干部、教师队伍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认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学校为什么能够在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他认为,从2014年“政行企校”四方合作理事会的成立到今天泛长三角港口与航运国际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充分表明了学校领导班子办学理念的超前和发展定位的准确。他希望,学校通过职教集团更好整合各方资源,破解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难题,较好地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杨晓春认为学校的办学国际化特色鲜明,发展的道路是科学的。他指出,通过上午的会议和下午的实地考察发现,学校的硬件条件很好,教职员工的事业心很强。他希望学校再接再厉,将一带一路研究院建成学校的智库,更好地服务学校发展。

    谢俐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奋斗目标、发展战略、工作举措和办学成效。他说学校领导班子敬业勤奋,谋篇布局科学合理,泛长三角港口与航运国际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谢俐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了五点希望:一是希望加强职业教育政策研究。要有专门的机构和队伍开展研究,用好用足用活政策,从国际大格局、全国大形势和本校实际三个维度来谋划发展事业。二是希望加强技术研发。虽然学校已经有一定工作基础,但总体而言还有待提高,这个方面要引起足够重视。三是希望抓住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的机遇,致力于打造标志性的成果,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四是希望深化集团化办学。要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使各理事成员单位都愿意出力,分享资源,形成多赢的局面。五是希望在继续教育方面发挥作用。要将专业特色优势与本地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在社区教育、老年服务教育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最后,他鼓励大家共同努力,把江苏海院办成学生欢迎、企业满意、行业重视、社会认可的优质校和品牌校。

(新闻中心)

会议现场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讲话

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专家组组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原司长刘来泉讲话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杨晓春讲话

国家海事局船员管理处处长孙大斌讲话

学校党委书记马长世汇报学校相关情况

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学校部分办学场所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