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下午,副校长陈晓琴、教务处处长王涛深入国际教育学院调研指导工作。国教学院领导班子、课程中心主任、内设机构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了座谈交流。会议由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许进军主持。
调研会上,许进军首先对陈晓琴副校长莅临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同时要求各位参会教师畅所欲言,围绕高职英语教与学、项目化教学改革、师生竞赛项目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提升教改实效。汉语言课程中心主任王海燕老师重点就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开设、普通话测试站申报与建设、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等教育部主办赛事的参与度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汇报。副院长张圆圆、英语课程中心主任张敏、国际项目课程中心主任胡小礼和其他教师代表分别结合自身工作,从日常教学管理、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出问题、发表看法,对项目化教学改革积极建言献策。陈晓琴耐心倾听了老师们的困惑和不解,并适时给出回应和解答。
会上,王涛就基专融合提出三点指导意见。一是重点打基础,围绕不同专业对英语语言基础的不同需求开展模块化教学;二是要抓好学生语言学习习惯和语言核心素养培养;三是要大胆改革,以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分层分类、个性化培养等方式解决英语教学改革中的难点和痛点。
陈晓琴最后总结讲话。她首先肯定了国际教育学院坚强的领导班子和团结向上的教师团队在学校基础课程教学和服务人才培养方面的发挥了基础性支撑作用。针对教改目标达成度不高、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衔接难度大、学生英语基础差异性大等焦点问题,她指出,要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回归人才培养初心。打破传统英语教学的知识体系,构建立体化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实现从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向学生中心、社会中心、能力中心的转变;要与专业深度融合,实现专基融合发展。按照英语新课标要求,以教学内容和专业背景为基础,打造混合师资团队,开发基于不同专业的职场情景任务,形成具有海事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要继续改革创新,提升教改实效。探索分层分类差异化教学,提升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同时打通第一第二课堂,实现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开设学业提升、职业提升和素养提升等拓展模块课程,满足学生个体化学习需求;要建立长效机制,稳保师生竞赛成绩。通过建立梯队、正向激励、协同推进等方式,确保师生竞赛继续保持省内领先优势不动摇,实现教师学生共同成长;要瞄准定位,统筹解决汉语言课程面临的实际问题。深入开展课程定位、教学模式、条件保障等一体化研究,尽快形成《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汉语言课程三年建设规划》,报呈教学工作委员会研究决策。
国际教育学院将以本次调研为契机,秉承以学生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以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效助力创建国际知名海事高等院校。
(国际教育学院)